站桩,按照这个顺序来,从此再不迷茫,一个阶段一个目标!
对许多初学者而言,甚至对那些练习站桩已有半年时间的爱好者来说,面对网上众多的站桩教学资料,仍然感到无从着手,这究竟是为什么呢?
因为教导的人太多,反而让人不知道该听谁的好。有些人建议这样做,有些人则建议那样,甚至很多人的说法相互矛盾。“多则惑”正是这个意思。
“我该怎么办呢?我又不会了,天哪,求救啊!”
是不是很纠结呢?没错,眼前摆着十个蛋糕,大家都说很好吃,但只能选择一个,这自然让人感到烦恼。
实际上,只要你弄清楚站桩的练习顺序和自己所处的阶段,就不会感到迷茫或纠结,能够清楚地跟随指引进行练习。
站桩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。
第一阶段:打桩架的阶段,也称为基建阶段。
在这个阶段,只需理解桩架的正确姿势和要领,不必过于关注意念的运用。否则,你可能会陷入对意念的误解,就像你还在学习加减法,却始终想着开方的问题一样。
怎么能不感到困惑呢?那么,桩架的要点是什么呢?
1.双脚自然分开,与肩同宽。
2.把头抬起来,这就像一只猫被人用手捏着后颈部提着一样。
3.双手像托着一个盘子般平稳地放在胸前,位置高于眉毛但低于肚脐。
4.膝盖稍微弯曲,臀部坐下,仿佛坐在高脚凳上,腰部靠着一把靠背椅。
5.其他地方都要放松。
只需保持上面的姿势,效仿即可,其他的事情不用再考虑。沉肩坠肘、提膝、气沉丹田和脚下扎根等状态,都是在头部放松、坐胯自然、全身放松之后,随着时间的积累自然而然形成的,而不是刻意追求的。如果你过于追求这些,反而会失去根本。
在这个阶段,初学者应该从五分钟开始锻炼,每天增加五分钟。即使体质较好,能够一开始坚持半小时,也应当从五分钟起步。
对于有疾病的人,例如高血压或膝盖、腰椎、颈椎受伤的,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,不要过于强硬。要坚持下去,这样可以对这些问题有显著改善。
在这个阶段,身体可能会出现麻木、发冷、酸痛、颤抖、胀气、打嗝和放屁等现象。对此不必过于研究和纠结,这些反应是站桩者普遍会经历的,属于正常现象。
通常情况下,经过六个月到一年的时间,可以顺利度过这个阶段。
第二阶段:寻找整体,调整中正。
这个阶段是当桩的姿势已经基本掌握并形成时,能够初步感受到整体的均匀感。
根据不同的目的,练习的选择会有所不同,主要可以分为两种。
对于以养生为目的的练习者来说,重要的是要持续保持第一阶段的姿势,并尽量放松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身体会在自然重力和虚灵的顶劲之间自动调整到最佳状态,这并不依赖于个人的意志。相反,越是想控制身体的平衡,反而可能导致身体僵硬,影响练习效果。因此,保持顺其自然、随遇而安的心态,持续坚持下去,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。
第二种情况是,对于期待提升技艺的练习者来说,这个阶段是最长且最艰难的过程。需要通过意念引导身体,找寻整体协调与全身中正的感觉。
这一阶段的教程在网上非常丰富,学习者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水平进行选择。
例如:脚跟扎根、稳如磐石、全身像被弹簧拉扯、打开胯部和肩膀、撑展筋骨、运用六面混元的力量、进行多种竞争力训练、在水面、水中和水底进行练习、螺旋缠绕的抽丝劲训练、杠杆力量的练习、摩擦力的锻炼、全身如点、却又无点、爆发力的训练、惊弹净空的力量练习等。
在这个阶段,除了练习浑圆桩,建议还可以结合技击桩的练习,以确保身体在保持中正与不中正姿势时,桩架的稳定性。
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实现筋伸骨缩,使全身的骨骼与肌肉能够分开并重新融合。
第三阶段是实现内三合,最终将经历虚空的破碎,感受到层层贯通的节奏。
这是一个高级阶段,通常每个人对此都有自己对站桩功的理解,已经找到属于自己的“道”。
他们不会参考其他人的练功体验与感悟。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