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道西派祖师海印子,论大小周天功法!
海印子祖师说:“我认为人的身体就像一个小小的天地,气血在一天一夜中循环,就像是一个周天。丹法取材于天地的象征,关键在于将我这个小天地与广大的天地方融为一体。”
然后可以“与天地的德行相合,日月的光明相融,四季的秩序相协调,鬼神的吉凶相对应”,从而获得“超凡入圣”的机会。
关于小大周天这一名称,可以有三种解释:
一、小周天是气的运行周天,而大周天则是神的运行周天。
所谓的气行和神行,都是在入静状态下进行的,只是修行的深浅程度有所不同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在炼精化气的过程中,我保持虚静的状态,能够感召外界的真阳进入我的身体。当真阳降临时,我全身都会感到酥软,逐渐变得麻木,最终进入一种混沌状态,仿佛失去了知觉,如同活死人一样。
此时我的身体与虚无相同,心灵与空寂无异,仿佛与天地的虚空融为一体。我的小天地与广大天地融为一体,汲取整个虚空和法界的真实阳光,滋养着我的身心,贯穿内外,直达顶端与底部。
吕祖所说的“白云朝上阙,甘露洒须弥”正是气息运行于周天的情景。
葛仙翁说:“离火激荡海洋,坎水虚升;玉液滋润,洞房垂苏;天机真显,万物难以相比。”《参同契》云:“修炼不可中断,气息如云雨般流动,温润如春泽,液体如融冰,自上而下,最终又向上升,往来于无尽之境,沉沉浮浮于谷中。”
三丰翁在《道情歌》中写道:“待他一点自我归附,身中化为四季春;一片白云芬芳阵阵,雨过之后焕然一新;整日绵绵如醉似醒,悠然只守洞中春;全身阳气都剥离,化作一片纯阳金;此时气息如同微弱的死亡,融成一体即为全真。”
龙眉子在《金丹印证诗》中写道:“每天早晨,金鼎升起袅袅烟雾,充沛的气息如河车般运送到天空,甘露洒满空中滋润着无数江河,灵泉一脉流淌,汇入长长的河川。”这都是气息运行周天的法则所验证的。
当修炼达到炼气化神的境界时,神息便会在虚空中凝聚。先天的真阳进入我的身体,经过一周的流转后,由于主人意识在外,身体就像一间空屋。随即我便离开身体,来到虚空中,与我的主人相拥。因为神定,气也随之安定,神气同归于一,时间久了则气耗尽,化为神明。唯一的威光,辉映于虚空,这正是胎圆的证据。进入这个大圆寂的光明之门,以性空的三昧状态,圆融的六大元素。六大法性与我的本性平等无二,自我与他者毫无隔阂,物我合一。因此,我能够自由穿越水火,透过金石,展现出各种不可思议的神奇能力,这些都是神行周天的法则验证。
因此,气的运行和神的运行之间存在小周天和大周天的区别。小周天是指将精炼化为气的一种修炼方法;而大周天则是将气凝聚为神的一种修炼方法。这是其中的一种说法。
二、根据小还和大还的划分,可以分为小周天和大周天,它们都是同一种气的运行方式,但也存在小周天和大周天之间的差别。
为什么这样说呢?当我还年轻的时候,体内的能量是坎离。经过修炼达到极致的虚静状态,外界的先天纯阳真气进入我的身体,弥补我身体受损后的亏损,因此我感受到纯阴与纯阳之间的互动。当纯阳真气到达时,我全身都感到酥软、麻木和跳动。
一次全身酥麻的体验,就是一次小周天的修炼。通过这种方式慢慢积聚气息,增强元气,重新恢复幼时的状态。此时,体内的精气充盈,已经形成了天地的象征,显得纯粹自然。接着,我体内的先天之气与外界的虚空先天相互感应,内外的真阳相互汇聚,形成了更大的和谐。这时,经过这样的修炼,定力可以保持在2到3小时以上。
能够静定一次,召唤体外的乾阳,与我内在的乾阳相互交融,这便是完成一次大周天,直至大丹形成。小周天和大周天因其循环的大小而得名。
小周天是指从后天回归到先天时所使用的修行方式;而大周天则是从先天再回到先天的初始状态所需的方法。这两者虽然都在同一静定状态下进行,也都是在相同的气息运作中,但修炼的深浅不同,身体的表现也会有所不同。小周天主要能够带来较浅的变化,而大周天则可以实现更深层的变化,比如改变牙齿、血液,甚至能更新骨骼、髓质和眼睛,焕然一新。换句话说,修行者虽然仍保持过去的自己,但其实已经不再是从前的自己了。
小周天是延年益寿的法门,大周天则是超越凡俗、达至圣境的功夫。小周天的修炼主要是使呼吸停息,但脉络未必完全静止;而大周天则是在呼吸停息的同时,也要让脉络完全静止。这两者在深浅上有着明显的不同。
三、根据小天地和大天地的划分,可以分为小周天和大周天。人的身体是一个小天地,而身体外的虚空则是大天地。
修士进入一种恍惚和模糊的状态,感到虚无和混沌,经过一段时间后阳气开始生发。阳气贯通全身的经脉,从头顶到脚踵,气息循环,如同环绕一般。这是针对人体的小天地,所以称之为小周天。如果进入恍惚和模糊的状态,感到全身松软、麻木和跳动,那就是全身的八万四千个毛孔,都感受到外界的阳气渗透而入。
此时,虚无的境界极为静谧,与太虚完美融合,身体也化为真空。任凭太虚中纯阳之气自由流动,贯穿内外,自上而下,毫无阻碍。这符合太虚这片广阔天地的状态,可以称之为大周天。
因此,根据前面的说法,学者们应首先修习小周天,再进行大周天,这样就可以完成了。
以上三种说法都是理论方面的内容。实际上,当功夫达到大定时,外在的天地会结合,内在的坎和离也会交融;小周天和大周天会同时运作。所谓“内药与外药相同,内在的修行和外在的修行也必须相互通畅。”
崔公在《入药镜》中说:“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,得到它们的人,常常像是喝醉了一样。”
不明确标示大小周天的名称,但实际上二者都已包含在内,这种说法最为直接,学者们应予以关注。经典中提到:“心与呼吸相结合,包容德行以和谐,真气贯穿,滋养身心以延年;重塑元胎,再造宇宙,修炼玄宗,唯此为至上。”(摘自陈毓照《西派功诀泄密全书》)
体真山人汪东亭曾表示:“如果我提到大周天和小周天,他会非常兴奋。但我对他说,其实没有什么大周天和小周天,这些名称都是伍冲虚所创造的。”他还提到:“小周天这个称谓是突显无名,早在唐宋之前的道书中并没有,直到伍冲虚才进行了详细的阐述,类似于小药和大药等名词。”(《体真山人丹诀语录》)
实质上,海印子提到的三种周天,实际上只是大定真静状态下的身体感受。因此,可以不必过于拘泥于大小周天的名词,不用强求它们是否通达,顺其自然,修行有成就时,自然会有所领悟。《入药镜》中说:“只要真诚,法自会遵循自然。”
师父说:“这部丹诀的核心其实就是心与气息的相互依存,达到一种真正的空灵与静定。”又补充道:“这部丹诀的重点只是一个‘定’字。”
因此,真正的宁静是实现真实反应的基础,心灵的静息与宇宙的奥妙相契合,从而进入深层的定境。在阴静中,阳动的先天之气自虚无中诞生;在内心,七次循环而坎与离相互交融(内在景象),在外界,九次回归而乾与坤相结合(外在景象)。大小周天同时运转(即内外两重天地和四种阴阳的结合),这也正是《悟真篇》所说的“内通外亦须通”,而吕祖的《指玄篇》则提到:“两重天地谁能配,四个阴阳我会排”。自然地,便可以炼精化气、炼气化神。
张三丰在《玄机直讲》中提到:“静功的修炼在于一刻之中,这一刻中包含了炼精化气、炼气化神和炼神还虚的功夫,而不仅仅是十个月的功夫。”这正是他所指的意思。丹道的修炼,贯穿始终,层次分明。虽然可以大致分为大小周天,这样更方便理解,但希望丹道的朋友们不要拘泥于术语和名词,而应该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的理解。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