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山符箓哪一家最强?
“符者,天地之真信,人皆假之以朱墨纸笔。吾独谓:一点灵光,通天彻地,精神所寓,何者非符?可虚空,可水火,可瓦砾,可草木,可饮食,可有可无,可通可变。夫是谓之道法。”符是道教特有的一种文化,它源于上古时期人们对于来自大自然的神秘力量的崇拜,在篆书的基础上,使用文字、星象等符号,并将它书写在一些特殊的材料上。相传符是来自于天上的云气自然结成,神仙临摹后,又将它传到人间,然后人类又用朱砂写在黄纸上。
“三山符箓”指龙虎山正一箓、茅山上清箓、阁皂山灵宝箓,分别代表天师道、上清派、灵宝派。唐宋时被合称“符箓三宗”,后宋哲宗封三派为“经箓三山”,各派有独特经典及法箓传承。
揭秘三山符箓的起源与作用
符箓之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巫觋文化。在上古时期,人们相信神仙与人类共存于同一个世界,通过祭祀来沟通神灵。巫师在祭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,女巫称为“巫”,男巫称为“觋”,合称为“巫觋”。而今天我们所说的符箓,就是一种与鬼神沟通的方式。
符箓是道教的一种独特方法,起源于人类对自然力量的早期崇拜,并受到古代虫书和篆书的启发。经过一代代人的总结,形成了符箓系统。符箓还与两汉时期的谶纬和星辰崇拜有关,方士根据天神有符的信仰而书写符箓,被认为是能代表神仙权力和神通的信物。
道经认为,符原本为天上的云气自然结成,由天真神明摹写,传于人世。因此,符箓具有召唤鬼神、安镇五方等多重功效,所以也被称为“云篆天书”。符偏重于符号,而箓偏重于文辞。符一般认为是祖天师张道陵先开始使用的。道教中的符箓派并不只是一个宗派,而是一系列以符咒为主要方术,用于治病驱鬼的各道派的统称,又称符水道教。
1
符箓
“三山符箓”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其所属的道教宗派、发源地、所传承的符箓以及修行方式上。具体来说:
龙虎山的正一箓:
所属宗派:天师道(又称龙虎宗)。
发源地:龙虎山。
特点:正一箓的创始人是张道陵,后世子孙代代相传,被尊称为“天师”。正一派的修行方式以符箓斋醮为主。
张天师世家——龙虎山正一派
明朝史学家张岱在《陶庵梦忆》中写道:“天下只有三家人家,山东孔家、江西张家和凤阳朱家。”“孔家”即孔子的世家,“朱家”当然是明朝历代朱姓皇帝了,而“张家”则是张天师世家。张天师世家可以说是真正的道教千年世家,天师之位自东汉祖天师张道陵开始,一直传到了第六十三代张恩溥天师手中,历经了一千八百余年。祖天师张道陵最初在云锦山修道炼丹,丹成而龙虎见,因此山名改为了龙虎山。后来张道陵天师来到蜀地鹤鸣山,在鹤鸣山周围建二十四治,敷衍正一章符,领户化民,广行阴德,创立了五斗米道,也就是道教的前身。
茅山的上清箓:
所属宗派:上清派。
发源地:茅山。
特点:上清箓奉元始天尊为最高神,传承修习的主要内容包括《上清大洞真经》《灵宝经》《三皇经》等经典以及天师道的经戒法箓等。茅山是上清派的所在地,也是道教修真之士修真养性的圣地。
许氏家族——茅山上清派
茅山上清派以南岳魏夫人魏华存为祖师,历经杨羲和许谧、许翙以及马朗、马罕、陆修静、孙游岳、陶弘景等历代宗师的传承,茅山上清派得以发扬光大。相较于张天师世家以及葛氏家族,许氏家族在道教的影响力显得没有那么大,但也是为道教发展贡献了许多。许家与葛洪家族有着密切的婚姻关系,许迈的洞天思想则受到葛洪的重要影响。许谧、许翙父子通过“降神”(即魏华存神仙)的活动,从神仙那里获得启示和新的经典,从而促使了上清派道教的形成。
阁皂山的灵宝箓:
所属宗派:灵宝派。
发源地:阁皂山。
特点:灵宝箓尊《灵宝度人经》为主要经典,对斋醮科仪也极为重视。阁皂宗是灵宝派发展到以阁皂山崇真万寿宫为传播中心时代的别称,两宋时灵宝派道士编成几部大型斋醮科仪全书。
葛氏家族——阁皂山灵宝派
道教文化里有两位葛姓著名的人物,即葛玄和葛洪。葛玄是三国时期丹阳句容人,也是葛洪的从祖,葛玄师从仙人左慈,受《太清丹经》、《九鼎丹经》及《金液丹经》。葛玄自幼仰慕神仙之术,沉迷于炼气保形之道。葛玄苦心修行,太上老君和太极真人感念他的道心,传授他《玄灵宝》等经书和上清斋法。葛玄云游名山大川,周旋于括苍、南岳、罗浮等仙山。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