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场比风水厉害,宇宙规律比命运厉害!

20.png


  

1747559790060.jpg

大自然的气场随处可见,存在于各个角落。动物有气场,植物有气场,山川河流也有气场,人身体内同样充满气场,万物皆具气场。在宇宙中,气场充满所有空间,被空间所吸收和包围。


  可以说「空」是宇宙的基本特征,而「气」则是宇宙运行的规律。宇宙气场的方向是:顺应自然的方向为左旋,逆向则为右旋。因此,我们观察到太阳是从东向西、自左向右移动的轨迹。


  因果定律


 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并非偶然发生,每件事的发生都有其原因。这是宇宙最基本的法则。人的命运同样遵循这一法则。认可因果法则的不仅有道教和佛教,我也相信这是宇宙的根本真理。


  人的思维、语言和行为都是一种“因”,都会产生相应的“果”。如果“因”是积极的,那么“果”也会是美好的;如果“因”是消极的,那么“果”则会是负面的。只要有思想,人就会不断地“种下因”,而是选择“善因”还是“恶因”全在于自己。因此,想要改变命运的人,必须先关注并理解自己的每一个想法(起心动念)会引发怎样的语言和行为,而这些语言和行为又会导致怎样的结果。


  吸引定律


  气场与人的思想总是会吸引与之相符的现实。例如,如果一个人觉得人生道路满是陷阱,出门担心摔倒,坐车怕出交通事故,交朋友又害怕上当,那么他所处的环境自然会显得危机四伏,一不小心就可能招致麻烦。反之,如果一个人认为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讲义气、重感情的人,那么他就更容易遇到志同道合、真心相待的朋友。


  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?因为人类对世界的看法是选择性的。人们只关注和相信的事物,对于不相信的东西则视而不见。因此,个体所处的现实是由其内心的念头所吸引而来的,人也被与自身心念相符的现实所吸引。这种相互吸引时刻都在以一种人难以察觉的下意识方式进行着。如果一个人的内心念头消极或丑陋,那么他所处的环境也会是消极或丑陋的;相反,如果一个人的心念积极和善良,那么他周围的环境也会变得积极和善良。


  如果一个人能够掌控自己的思想,使其集中于对自己有益、积极和善良的人、事和物,那么这个人就会将这些有利的、积极的和善良的事物吸引到自己的生活中。此外,这些有益的事物也会被这个人所吸引。因此,控制思想是塑造命运的基本方法。


  深信定律


  如果一个人真心相信某件事情会发生,无论这件事情是好是坏、善还是恶,它最终都一定会在这个人身上实现。


  例如,假如某人坚信积极的事情一定会降临到自己身上,那么这些积极的事情就很可能会实现。反之,如果一个人确信自己即将去世,那么他可能会很快面临这样的结果。


  因此,用积极的信念取代消极的信念是改变命运的关键原则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拥有良好的信念是一种幸福的象征。如果想要为自己创造福报,就必须建立起积极的信念。


  放松定律


  人只有在心态放松时,才能取得最佳的成果。任何松懈或急躁的心态都会导致不良结果。那么,什么样的心态是最理想的呢?答案是心灵越清晰、越无杂念越好!


  将目标对准你理想中的人格、境界、人际关系和生活等,接着放松心情,努力提升自己,做好应做的事情,不必过于担心这些理想何时会实现。往往它们的到来会让你感到意外。相反,如果你越是焦虑于结果,就越难以实现理想,甚至可能会得到相反的效果。


  举个例子:在炎热的夏天晚上停电,你躺在床上满身大汗,难以入眠,内心烦躁不已,一直想着电什么时候会恢复。每当你急着想要电的时候,它总是迟迟不来。然而,当你终于忍无可忍,心态平静下来,感受到一丝凉意,快要进入梦乡时,电突然恢复了,瞬间房间里亮如白昼,电风扇也开始运转。


  这并非偶然,也不是迷信,而是一种规律,即放松定律。还需要强调的是,所谓的无念并不是心中完全没有念头,而是心中有念头但不去停留,正如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所说。


  当下定律


  人无法掌控过去,也无法预测未来,唯一能掌控的就是现在这一刻的想法、言语和行为。过去和未来都是不存在的,唯有当下是真实的。因此,改变命运的关键和出发点只能在于“当下”,别无他法。


  根据吸引力法则,如果一个人总是沉浸在对过去的哀伤中,就会被内疚和后悔束缚在无法改变的旧现实中;而如果一个人总是忧虑未来,这种担忧反而会将他们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吸引到现实中。正确的心态应是无论命运是好是坏,都要积极专注于调整自己的思想、语言和行为,认真对待当下,这样命运将会在不知不觉中朝着好的方向发展。


  能量定律


  能量为100的人在受到一些打击时,可能会感到不快乐,能量降到90;再受到一次打击,能量降到80,继续打击,降到70,直到能量降为0时,才会出现轻生的想法。情绪会随着能量的降低而逐渐加剧。只要内心还有能量,即使全世界只剩下一个人愿意倾听你,也不会产生轻生的念头。


  人的当前状态受体内能量的影响。能量提升时,你的状态可能不会改变,而情绪也会随之波动。例如,吃饱了的时候你会懒得动,饿了则会感到无力。受到他人的赞美时,你会感到快乐,而遭遇打击时则会感到难过。难过时如果有人安慰你,你会感到舒适,但若再受到打击,消极情绪则会加剧。所有这些变化都是因为体内能量的增减,而不是大脑在控制情绪。能量的源泉在于人的内心,因此,能够影响能量增减的事物就是能触动人心的事物。如果一个人不被喜欢,去安慰他人很可能是无效的。


  二八定律


 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,往往前80%的时间和精力只能取得20%的成果,而剩余的80%成果则是在最后20%的时间和努力中获得。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。许多人在追求目标时,由于长时间看不到显著的成效而失去信心,从而选择放弃。


  要明白,改变命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需保持足够的耐心。不要指望前80%的努力会带来显著的成果,只要坚持下去,最后20%的努力将会带来实质性的进展。


  只有经过量的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,成功者之所以少,是因为能够坚持的人总是寥寥无几。


  应得定律


  人只能得到应得的,而不是想要的。财富拥有者的价值与其财富相符,而饥饿者注定会面临困境,这就是这个道理。


  因此,命运的塑造者必须提升自身的价值。当自我价值提升时,个人所应得的无论在质量还是数量上都会相应增加。


  间接定律


  要提升自我价值(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),需要通过增强他人的价值来间接达到。


  要提升自己的自尊,首先需要通过提高他人的自尊来间接实现。想要取得成就,就必须先帮助他人取得成功,从而间接达成自己的目标。


  例如,有些公司创办的唯一目的就是追求最大利润,这些公司通常只能短暂存在,往往在一两年内就会消亡;而那些专注于为客户和社会提供优质服务与产品的公司,通常会保持长期发展,规模越来越大。这就是间接定律在发挥作用。


  值得注意的是,在间接定律中,提升自我价值与提升他人价值通常是同时进行的,也就是说,当你提升他人的价值时,你的自我价值也会随之提升。


  布施定律


  布施指的是“给予”的意思。这个法则表明,你所施舍的任何东西,最终都会以更丰厚的回报回到你身上。


  比如说:如果你施予金钱或物质,你会收获更丰厚的财富;如果你给予他人快乐,让他们心里感到愉悦,你也会得到更多的快乐回报;如果你带给他人安宁,让他们心中感觉踏实,你将会获得加倍的快乐与安宁。


  相反,如果你对他人施加的是不安、仇恨、愤怒和忧愁,那么你将以更大的程度反受到这些负面情绪的回报。


  不图报原则


  这是关于布施定律的补充内容。这个原则强调在施予时,不要期待回报。期望越少,得到的回报就会越丰厚。「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,报应不会缺席,只是时机未到。」


  你是否遇到过类似的情况?有一天,你开车急着去见一个重要客户,途中看见一对年长的夫妻的车轮胎坏了。虽然你赶时间不想停下,但又觉得有必要去帮忙,于是你停下车为他们换了轮胎。完成后,老人想要给你钱以示谢意,你婉言谢绝并祝他们好运,然后继续上路。当你到达约定地点时,意外发现客户比你还晚到,而且他们很爽快地与你签署了协议。


  你会觉得自己很幸运吗?但这并不是运气,而是一种法则。所以请牢记:施予比接受更为幸福,施予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福气,无需从受益者那里期待回报。给大象称体重,大家讨论如果再给大象加一条丝巾(作为回报),它的体重会增加多少呢?


  爱自己原则


  「自我利益与利他精神」。所有利他思想、语言和行为的起点,首先在于接纳自己的一切,并真心热爱自己。唯有如此,你才能去爱他人,去爱这个世界,才能真正拥有喜悦、安宁与无畏的心态,才能展现宽广的胸怀。


  如果你不喜欢或不满意自己,那么你就无法真正去喜欢别人。这一点非常重要。有些人将爱自己与自私混淆,这是一种误解。仔细体会后会发现,如果你对自己没有好感或不满意,就容易产生嫉妒和怨恨。


  我们都是众生的一部分,既然要爱他人,为什么要把自己排除在外呢?因此,首先要深刻了解自己,与自己做好朋友,才能更好地去爱他人。


  宽恕原则


  如果将消极思想比作一棵树,那么它的根部便是“怨恨”。若想让这棵树无法生长,就必须砍掉这个根。要做到这一点,首先需要学会宽恕。


  首先需要宽恕和原谅的就是父母,无论他们对你曾经或现在做过什么伤害你的事情,都应该完全地、彻底地宽恕他们。


  第二个需要宽恕的人,是那些以各种方式伤害过你或正在伤害你的人。请记住,你不必与他们亲密无间,或者假装友好。你只需简单地、彻底地宽恕他们,就能切断消极情绪的根源。


  第三个需要宽恕的就是你自己!无论你过去做过哪些错误的事情,首先要真诚地忏悔,并承诺不再重蹈覆辙,然后学会宽恕自己。内疚这种沉重的精神负担不会让你有所成就,反而会妨碍你成为一个焕然一新的人。过去的事就像昨天已经结束,未来的事情则像今天重新开始。


  负责原则


  人应当对自己的所有事情负责。当一个人以负责任的态度面对自己时,他便会向前看,关注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;而如果一个人过于依赖他人,就会沉迷于过去无法改变的事实,感叹不已。


  实际上,唯有你自己能够对自己负责。请时刻铭记:“我对自己的一切言行、处境和生活承担全部责任。”


  道长说


推荐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  • 人人网

  • 豆瓣

站内微信:预测咨询-道家五术,六爻-事业官运-姻缘,童子命-补财库-拜斗,化太岁-化童子-符咒,祭祀-亡者-无缘子女

微信图片_20250319153232.jpg

微信图片_20230523202222.jpg

0003.jpg


收起

取消
  • 首页
  • 游学
  • 咨询
  • 道场
  • 电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