财神文化 | 赵公明为何被民间奉为武财神?
赵公明是道教中的五方神或督鬼之神,逐渐发展为道教中的财神,被称作武财神赵公明。赵公明成为财神离不开《封神演义》的宣演,赵公明真正坐上财神的宝座接受民间的香火是明·许仲琳写了《封神演义》之后。
赵公明的故事主要见于《封神演义》第四十七、四十八和九十九回,明·黄斐默《集说诠真》据《封神演义》云:姜子牙相武王伐纣,峨眉山道仙赵公明助商,五夷山散人萧升、曹宝助周。交战,各行道术。公明将缚龙索、定海珠祭于空际,萧升将落宝金钱向空抛掷,索、珠随钱坠地,即被曹宝抢去。公明奔回商营。子牙束草像人,上书赵公明三字,筑台置之,亲自披发仗剑,焚符念咒,向台叩拜,每日两次,至二十一日,取桑弓桃箭射草人两目及心坎。公明在营,初则恍惚不安,沉迷昏睡,至是举声大喊,顿时气绝。周克商后,子牙往昆仑山于虚宫,请得元始天尊玉符金册回岐。祭封神台,敕封阵亡忠魂。乃封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,统帅招宝天尊萧升、纳珍天尊曹宝、招财使者乔有明、利市仙官姚迩益四神(或作:招财使者陈九公、利市仙官姚少司),迎祥纳福,追捕逃亡。
严格地说,在《封神演义》中,姜子牙并未真的封赵公明为财神,而且授予赵公明的职权也只是“迎祥纳福,追捕逃亡”。民间之所以认为姜子牙封了赵公明为财神,恐怕主要得益于赵公明手下的招宝、纳珍、招财、利市四位司财小神,并由此做出推论:既然赵公明手下的小神都掌管财富,那他本人也就必定是个大财神了。
赵公明成为财神也与其在传统阴阳五行哲学中的意义有关。
道教典籍《道法会元》中记载:元帅乃“梵炁所化,其位在乾,是金水合气之象。”所以其形象以黑面、胡须、手执铁鞭,乘黑虎为特征。黑面胡须代表了北方之气,跨虎执鞭象征金气之象。金水象征财富,故民间祀奉赵公明为财神。
赵元帅司职所涉及的道德含义,是公平与公正。《赵元帅录》中列明:“至如公讼冤抑,神能使之解释。公平买卖,求财利宜和合,但有至公至正之事,可以对神言者,祷之无不如意。若以非枉不正之事祷之,神必加谴。敬之毋怠。”由此看出赵公明元帅司掌公平之事,要求买卖求财,需公平端正,且还会对行不公之事的人作出处罚。礼拜赵公明,也体现了百姓对于公平与公正的认同与渴求。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